top of page

總覺得被忽略,怎麼辦?——學會為自己發聲的第一步

  • 作家相片: Ms. Hedgehog
    Ms. Hedgehog
  • 3月20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在成長的路上,有沒有那麼幾次,你感覺自己像個隱形人?

不管是在學校、家裡,還是跟朋友相處的時候,總覺得自己的聲音被忽略,意見被無視,甚至好像根本沒有人在乎你在想什麼。


如果你有這樣的感受,請先深呼吸一下,然後告訴自己:這並不是你的錯。很多時候,別人不在意我們的感受,並不是因為我們不重要,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你的需求。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,勇敢地為自己發聲,讓世界知道你的存在與價值。


1. 先了解自己的感受


有時候,我們感覺被忽略,卻說不出到底是哪裡不對勁。或許是家人在聊天時沒有聽你說話,或是朋友聚會時沒有人主動找你談心,又或是在課堂討論中,發現自己講的話好像沒人接話。無論是哪一種情況,首先要做的就是停下來,問問自己:「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?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?」

試著用日記或筆記的方式,把你的感受寫下來。寫下事件經過、當時的心情,以及讓你覺得難過的原因。當我們能夠具體描述感受時,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問題所在。


2. 試著主動表達需求


很多時候,別人並不是故意忽略我們,而是因為沒有察覺到我們內心的聲音。學會主動表達需求,是讓別人理解我們的一步。

比方說,如果你在家裡想和爸媽聊聊學校的事情,但他們總是忙著做家務或工作,不妨試著在合適的時間說:「爸媽,我有一些事情想跟你聊聊,可以一起坐下來聊嗎?」這樣的主動邀請,能讓對方意識到你的需求,並給予專注的回應。

在人際互動中,主動表達並不等於強硬地要求,而是溫和而堅定地讓別人知道你的感受和需求。也許一開始會有點害羞或不自在,但練習久了,你會發現主動開口其實沒有那麼可怕。


3. 學習從小事做起


為自己發聲並不一定要從重大的事情開始,反而可以先從一些小事練習。例如,在同學聊天時,如果有話想說,可以微笑著加入話題,說:「我也覺得……」或「我有一個想法可以分享。」

當你發現別人願意傾聽,給你回應,這種小小的成功感會讓你逐漸建立自信。從小事做起,累積表達的勇氣,慢慢地,你會發現自己在各種場合都更能自在地開口說話。


4. 接受不同反應,練習不內化批評


有時候,即使我們努力發聲了,還是可能遇到不理解或冷淡的反應。這時候,記得不要過度內化別人的反應,因為那並不能完全反映你的價值。

試著告訴自己:「別人的反應不代表我的價值,重要的是我勇敢地表達了自己。」這樣的自我肯定,能讓你在遇到挫折時更有力量繼續前進。


5. 給自己一點肯定和鼓勵


每一次為自己發聲,都是一種成長。不論反應如何,都值得為自己的勇敢而驕傲。試著在日記中記錄下那些勇敢開口的時刻,或者跟信任的朋友聊聊,分享你的進步與感受。

最重要的是,不要因為一次不理想的經驗就退縮。學會為自己發聲,是一個需要練習的過程。只要堅持下去,你會發現自己逐漸擁有更多的自信與勇氣,去面對任何情境。


相信自己,要讓未來的自己為現在的自己感動。


或許,過去的你總是選擇沉默,害怕被忽視或批評。但現在開始,試著勇敢地表達自己,讓世界知道你的感受和想法。記住:你的聲音很重要,你的存在有價值。從今天開始,試著讓自己的心聲被聽見,勇敢踏出第一步吧!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